2020中央美术学院毕设作品
发布时间:2020-10-29 16:22 阅读量:1658
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2020年的毕业季也变得与众不同,线上听课、线上答辩、线上求职面试,就连每年最为重要的毕业设计展也搬到了线上完成。数据公园对中央美术学院部分学生的毕设作品进行了盘点,看看这些年轻的设计者们如何用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改变社会。
中央美术学院
中央美术学院(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),简称“央美”,诞生于1918年,初名国立北京美术学校。1950年1月,正式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。
每年央美的毕业展都会吸引大批的年轻人观看,今年央美取消了线下展览,采用了线上展览的方式。毕业季的主题是“彼时·此时”,毕业展分为“云端在线毕业展”和“3D虚拟毕业展”两种方式。其中,“3D虚拟毕业展”是此次线上展览的重头戏。在6000平米的4大虚拟展厅里,呈现了406名研究生的近5000件毕业创作及学术论文,同时上线的还有同学们梳理的近百万字的创作体会。与实体美术馆相比,线上展不再囿于空间的局限,可以更全面地呈现毕业生的学习成长过程。
作品:百鬼夜行
耿寅华|交通工具设计
“百鬼夜行”这个名字,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含义,更多的是设计者想要营造一种读者观看作品时的氛围。作品通过数字化手段,制作两部视频,第一部选取兰博基尼品牌全部产品,将每一任产品的设计DNA通过线条三维展现,以“流动的DNA”方式映射品牌设计DNA的历史推衍。第二部分视频中,展示兰博基尼品牌另一重要文化构成——速度文化,视频采用纯三维表现方式,通过镜头语言与车辆交替追逐画面,表现其经久不衰的速度文化。
作品:Incarnation
赵梓涵|交通工具设计
Incarnation意为“化身”,它的核心概念是指人们对于虚拟世界更强大力量的精神寄托,转化为现实存在。脑机接口设计是一个集医学、社会学、工程学、电脑科技于一体的课题。这项技术融入到汽车中后,汽车将成为人有机躯体的无机延展,其属性将变为“可移动载客智能义肢”,帮助更多残障人士站起来。设计者的课题是一个有关生命与机器之间如何在未来共生的设计,它反过来也可以提示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处之道。在未来生活方式中,设计会让整个社会更加公平,也让弱势群体不再弱势。
作品:“共愈”——2019-2020防疫手记
刘静蓉|视觉传达设计研究
新冠疫情从2019年底一直持续到现在,全世界都笼罩在其阴影之下。它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、感染范围最广、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这也是设计者为什么要选择“ 防疫”这个主题来进行毕业创作。作品中包含了全国疫情发展的数据分析梳理,重大事件的发生节点,防疫科普知识点以及聚焦抗疫代表人物等内容,通过插画、招贴、动画等设计手法的来表现并传达“山川共愈,同心同责”,同时凸显设计的力量。
作品:《隐私相册108》
苏欣|视觉传达设计研究
互联网语境下的隐私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。《隐私相册108》就是根据这一现象来完成的,设计者采访了108位用户,利用视觉传达的手段从多角度解读个体对隐私的理解,通过筛选和摘录最终将108位用户绘制成画像并集合成册。希望借由这本书来整合人们对隐私的不同探讨,旨在读者与书的互动中引起大众思考。
作品:春夏秋冬
宫永豪|视觉传达设计研究
设计者突破二维的文字,利用黑色和彩色卡纸、剪刀、刻刀和签字笔,创作了剪刻自书体“希望”、“春暖花开”、“逝者安息”等主题的作品,发布在抖音平台上获得了上千阅读量。因此,这次毕设展上,他将自己研究的自书体、剪纸放置在空间之中,表达其对艺术的见解。
作品的视觉整体轮廓是“春夏秋冬”四个大字,春字运用代表生机的草绿渐变色,夏字运用活力十足的橙红渐变色,秋字运用代表丰收的麦穗黄渐变色,冬字运用蓝天白雪的蓝白渐变色。每一个大字都是用若干个小字组成,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,从而强化文字传达的深刻内涵。
作品:《重生》模型
于子漪|媒体艺术研究
“脸”可以说是人体最为重要也最神秘的部分,充当着社会交际的表象符号。正因此,作为最直接的肢体语言,“脸”在艺术创作中更具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象征意义。
这件作品以脸型艺术为切入点,将京剧脸谱中的艺术语言进行梳理,结合脸谱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涵义进行自我解读,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“固有印象”,试图在未来语境下,对新时代下的新身体进行某种构想,使通过改造身体来重建自我想象的渴望成为现实。
作品:《红茶君的实验室》综合材料
赵雪薇|产品设计研究
随着大众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,材料创新成为产品创新以及品牌研发中最关键的解决方案。项目从天然生物材料代替传统材料的点切入,试图改变新材料研发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的局限。当材料的使用者即是开发者时,或许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衔接。通过对比筛选,设计者确定了一种名为红茶菌的生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,从材料实验到产品应用都获得了丰富的成果,设计者将这些成果整合,发布在“红茶君的实验室”中,希望带给相关人士以启发,并助力红茶菌的应用研究。
Datapark总结
2020年的高校毕业展,大都采用了线上展览的方式,这给毕业生的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,同时也呈现出他们与众不同的设计思维和艺术思想。纵观中央美院毕业生的作品,我们可以发现,它们之中不仅有着传统文化独有的审美特征,还隐含着对当下社会的诸多思考,例如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,人们对于隐私的看法,自动驾驶未来的展望,以及对于新材料的探索等等。而这些也正是设计的最大意义——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。
工业产品文创设计赛群:546975142
标志广告语征集赛群:499797200
大赛咨询微信:zhengjifabu

分享到:
相关文章
-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!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-08-04 15:27
- 在顺德也可看广美毕业展!00后设计师大胆畅想未来工业2022-08-04 15:27
- “推门者”——2021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精彩发布2021-07-29 20:52
- 清华美院染服系2021届研究生辛颖荣获深研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导师张树新荣获“荣誉证书”2021-07-29 20:56
-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沙龙(第12回)在教师沙龙空间举行2021-07-29 20:45
- 2021毕设故事 | 赖星宇:“无想之想”—基于脑机交互的聚焦式冥想科普体验设计2021-07-29 20:06
- 2021毕设故事 | 李春晖:内·境2021-07-29 20:37
- 【2020毕设故事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2020届艺术硕士学位邓朝龙:《印纹之美》2021-07-29 20:32
- 穿梭无限 | 2020年清华美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作品线上发布会隆重举行2021-07-29 20:22
- 【2020毕设故事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艺术学硕士毕业生力俊星:《烟云》系列2021-07-29 20:37
投稿请将相关信息发送至邮箱
2235644949@qq.com
QQ:2235644949
电话:18012620402
15252422412(微信同号)
2235644949@qq.com
QQ:2235644949
电话:18012620402
15252422412(微信同号)
